當熟人向你借錢時,守住這2條「底線」,避免人財兩空

關於該不該借錢給親朋好友,許多人都是持反對的意見。

莎士比亞說:「不要輕易借錢給別人,也不要輕易向別人借錢;借錢給別人會讓你人財兩失,向別人借錢會讓你揮霍無度。」

《羊皮卷》中說:「借錢給朋友,將以失去友情作為利息」。

作家三毛說:「與朋友之間不要有金錢來往,不要借錢給朋友,如果借了,就不要求還。」

企業家曹德旺也說:「最好不要把錢借給別人,要麼就送給他,要是覺得他很可憐就直接送給他。」

但是,理想和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因為人際交往中少不了「人情世故」,少不了互幫互助;許多人礙于情面,還是不得已把錢借了出去。關係疏遠的人來借錢,那就另當別論,我們完全可以一口拒絕;但關係親近的親戚朋友來借錢,我們又該怎麼辦呢?

其實,熟人之間借錢,熟記這2個原則,儘量避免「有借不還」。也可以說是:當熟人向你借錢時,守住這2條「底線」,可以避免人財兩空。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!

1、救急不救窮;

之前,演員馬伊琍在某期節目中表示:自己一般情況下不會借錢給親朋好友,除非對方有特別緊急的情況,可以借錢救急,但是絕對不能借錢救窮。由此看來,馬伊琍的借錢原則是:救急不救窮。

此番議論一出,引發了不少網友們的熱議:有的人認為馬伊琍太小氣,自己不缺錢,借點錢幫助窮親戚朋友又怎麼了。但更多的人表示支援馬伊琍的做法,因為人性貪婪,斗米恩,擔米仇;如果他人借錢習慣了,便不懂得感恩,甚至把一切都當成是理所當然,搞不好最後還要反咬一口,真是好心沒有好報。

農民歌手「大衣哥」朱之文就是最好的例子:大衣哥走紅後,也賺了不少錢,於是親戚朋友都來找他借錢,他也都借了,前前後後,多多少少,大概借出去了100多萬。但是這些人還不知足,不僅不還錢,還繼續伸手找大衣哥借錢花,甚至懟到:「你那麼有錢,借點錢給我們花,又怎麼了?」

這番話徹底傷透了大衣哥的心,也導致大衣哥再也不借錢給親戚朋友了,除非對方有緊急情況。大衣哥好心借錢給別人,最後被人恩將仇報,就是因為他沒有把握好「救急不救窮」的原則,低估了人性的貪婪。

前段時間,一個雲南扶貧幹部「罵」貧困戶的視頻在朋友圈和自媒體刷屏,線民們也是紛紛拍手稱讚,認為扶貧幹部「罵」得好。扶貧幹部說道:「幸福不是靠張嘴要來的,不是伸手要來的,不是家中翹著腳等來的。你看看那些開車、住洋房的人家,哪個是靠低保富起來的,不都靠自己雙手!」

這番話也是告訴大家一個道理:救急不救窮,幫困不幫懶。一個人窮困潦倒,又毫無上進心,好吃懶做,你再怎麼幫他,那都是無濟於事;他們如果人窮志短,好逸惡勞,總想著不勞而獲,總想著他人幫忙救濟,你幫助他們,就好比是陷入了一個無底洞,非常不值得。

正如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所說:「窮是救不了的,救急可以,看看他這關能否通過,如果能夠通過,你就幫忙他一下。但是你現在幫忙他,下次他還沒有辦法過關,乾脆置之死地,他自己就會‘後生’。」

老梁更是用一個生動的例子來說明救急不救窮:「你明知道他窮得叮噹響,比如他自己一個月工資掙2000,他想借錢買昂貴的蘋果手機,你明知道他還不了,你還能借錢給他嗎?」

窮人的本性是貪婪的,不懂得知足,還容易養成依賴思維,沒有上進心;如果你做的稍不如他們意,他們就容易忘恩負義,恩將仇報。

再者,借錢給人救急,他人會感恩回饋;借錢給窮人,只會讓他們更窮,也還不了你的錢。所以說,當熟人向你借錢時,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,都要守住這條「底線」——救急不救窮,儘量避免「有借不還」,避免人財兩空。

2、借少不借多;

熟人之間借錢,除了「救急不救窮」這條原則,還有「借少不借多」的原則。 =畢竟,我們不是慈善機構或者銀行,不能大額借錢出去,也要管控好風險。因為我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,也要過自己的日子,不能因為幫助了他人而害慘了自己、連累了家人。

曾國藩有句名言叫「輕財足以聚人」,搞得大家誤以為他慷慨無私,其實他在「輕財」後面又加了一個標準——銀錢則量力資助,辦事則竭力經營,即:我們借錢給他人時,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,量力而借,千萬不要「打腫臉充胖子」,死要面子活受罪。但是幫助他人辦事時,就要全力以赴了。

由此可見,曾國藩也深知金錢的重要性,幫人要理性,借錢更要量力而行,最好是借少不借多,以便控制好風險。畢竟,借錢給他人屬於高風險的行為,很有可能就是有借無還;如果他人還不了錢,還連累你一起遭殃,那就太不理智了。

借錢給他人,不要怕拒絕別人的過分要求,因為「幫你是情分,不幫是本分,沒有什麼理所當然」。誰的錢都是來之不易的,借出去很多錢就更加要慎之又慎。幾百塊可以借,這是一種人情;幾千塊可以借,這是一種友情;幾萬塊錢最好不要借,因為這是金錢。這段話很紮心,但也很現實,是給大家提個醒。

人際交往中,你借出去少了錢財,或許可以更好維繫親戚朋友之間的關係;一旦你借錢超過1萬,搞不好他人就會因為看重金錢而看淡感情,最後狠下心來不還錢,與你翻臉。曾經在網上看一對幾十年的好哥們,因為60多萬的借錢不還,兄弟反目,打上了官司;最近又聽說一個朋友和他十幾年的好哥們,因為10萬快的借款不還,也是關係破裂。

所以說,越是熟人之間,越要控制好借錢的金額,牢記這條底線——「借少不借多」,不要低估人性的惡,儘量避免「有借不還」,避免人財兩空。

結語:

俗話說得好: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;聽人勸,吃飽飯。 以上兩句借錢的箴言——救急不救窮、借少不借多,都是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的智慧俗語,具有很好的實踐意義,我們若能熟記于心,便可少吃冤枉虧,做個聰明人。朋友們,您有沒有遇到借錢不還的情況呢?

標籤:借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