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親戚借錢失敗,不是對方不念情,而是問題大多在自己身上卻不自知

人這一生,難免會遇到手頭緊的時候,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會想到去跟親戚周轉,畢竟這樣可以省下利息,最重要的是還款日期更加靈活,大家商量好就行,期限可以是比較長。

跟親戚借錢好處雖多,看似憑著親戚的關係借錢本該不是難事,可結果有一部分人就是從親戚那裡借不來錢,不是親戚不認親。

而是:

久不往來,疏於走動,人親財卻不親了。

而只有平時維繫好親戚之間關係的人,借錢的事才變得有求必應。

無事不登三寶殿,借錢是不可能借到錢的。

親戚要相互走動才親,有很多人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,認為平時沒什麼事也就沒有必要聯繫、拜訪,久而久之,親戚之間的親情慢慢就淡化了。

而到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,才想起那些親戚,奈何昔日的情感隨著時間的推移淡化了。畢竟大部分親戚都是隔代親戚,和自己的兄弟姐妹那种血緣關係連接在一起的親情是不一樣的。

這樣的情況借不到錢,其實自己沒有必要去埋怨自己的親戚,也沒有必要哀嘆遠親不如近鄰。而是應該想想,造成這樣的結果,和自己曾經忽視了親戚之間的往來有著很直接的關係。

換位思考一下,那些平時從不聯繫你,在需要你幫忙的時候才來找你的親戚,你內心深處一時之間能接納他們嗎?

顯然不能。

久不往來,缺乏了解自然就沒有信任。

我們都知道,借錢這件事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,而信任又是建立在了解的前提之上。

大小一起長大的親戚,照理說自己的為人怎麼樣對方應該很清楚的,卻為何拒絕借錢給自己呢?

別忘了,那是小時候的事,自從長大後大家各奔東西,每個人都會經歷許多事,人也就會跟著變。小時候的玩伴交情,對你的了解,也就定格在大家最後一次玩耍的那一刻了。

而長大以後,你從事什麼職業?身邊有些什麼朋友?平時的生活習慣和愛好是怎樣的?遇見問題的處理方式又如何?收入的多寡與穩定狀態是否能考量……

這些信息,不是從自己嘴裡說給親戚聽的,而是對方自己看見的、了解的,才能最終形成對一個人的信任信息。

沒有信任,經濟往來幾乎為空談。

這就是有些人抱怨自己的親戚靠不住,自己還沒說進對方就趕忙說出的原因。

珍視自己的信用,有借有還才能再藉不難。

信用是我們為人立世之本,若沒有信用是寸步難行的。

關於信用,這是被借錢的人第一考慮的要素,而這個要素中包含了在外面的信用,也包含了在家人以及親朋好友中的信用。

有的人在平時生活中能保證自己在外人面前的信用良好,對家人及朋友則認為親情、友情比信用重要,信用在親情、友情面前是可以讓步的。

這就大錯特錯。

一方面,這樣可能給自己不講信用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,也是不講信用的開始。畢竟,你發現自己在親人和朋友面前失信,他們並沒有責怪你或者遠離你,對你是包容的。

另一方面,這類在自己親人手上借錢不還的行為,被自己想要藉錢的親戚知道後,他們就會認為這錢不值得借,因為你已經被定義為沒誠信的人,同時也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。

所以,在跟親戚借錢失敗的時候。

我們不應該有“窮在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”這種想法。

而是要捫心自問一下,自己是怎樣去維繫親戚關係的,是不是僅僅依靠著上一輩的交情?

也要捫心自問一下,自己生活拮据的背後,自己真的是時運不齊還是得過且過的過日子。自己沒有正確的生活態度,又怎能得到別人的信任。

最後,檢視自己的信用,無論多寡,有借有還是真理,言出必行才能在自己捉襟見肘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。

珍惜每一個願意借錢給自己的親人、朋友,他們是自己一生中的貴人。

更要懂得去維繫親人、朋友之間的關係,這種關係是長期、持久建立起來的,而不是急時才去叩門能得到的。

標籤:借錢